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2的文章

[COP17] 德班之後,直面2015

德班之後,直面 2015 本文節錄潘家華所長一文 [1]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德班成果   各有所得   德班會議在經過超長的加時談判後呈現歷史性的轉折,各方達成一攬子協議,內容豐富,各有所得。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得到了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終於在落實 “ 巴厘路線圖 ” 的努力中得到了些許安慰;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低度開發國家也得到了建立綠色氣候基金的機制架構;歐盟會前期盼的各方均參與減排承諾談判的協議,在德班也得以實現。美國和其他傘形國家集團成員國自 2009 年以來一直要求拋棄京都議定書,不分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一起參與減排的目標也得以充分實現:不參與京都二期的承諾,建構了德班平台。 1.            美國和其他傘形國家集團包括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沒有失,但卻超乎預期的得到了德班平台的建立。 2.            低度開發國家得到了綠色氣候基金機制,儘管資金來源與額度沒有落實,但也是實質上的一個進展,德班平臺與最不已開發國家的減排,幾乎沒有大的關聯。 3.            歐盟同意京都第二承諾期,應該說是一種妥協,由於並沒有多少實質內容,只是表面的,象徵意義上的; 4.            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得到了京都議定書,但沒有多少實質內容;得到了綠色氣候基金,但不僅幾乎難以從中獲取資金,而且還會被要求貢獻資金;德班平臺的建立,實際上針對的就是中國、印度等 “ 比較先進 ” 的開發中國家。客觀講,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所做出的妥協或表現的靈活性,要遠高於其他國家集團。   表面上, 2012 年的談判是由巴厘路線圖的兩軌變三軌,實際上,是三軌併一軌。由於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約定,相關議題的談判必然延續。關於公約下長遠目標的談判,德班談判實際上沒有任何進展,只是將坎昆協議中的未盡事宜,包括...

[COP17]德班會後的評論整理

德班會議後,學界的評論重點摘要: 1.           德班確保了未來 CDM 的發展,但從 2012 年起, 如果沒有可接受的國際減排目標的協議, 歐盟排放交易計劃將只允許在最不發達國家中註冊。 學者懷疑, 德班平台是否能夠被認為是有足夠效力的國際協定, 以防止歐盟碳交易市場做出更多限制。 因為德班平台並沒有延長聯合 執行 (JI) 機制,締約國決定將是否允許減排項目獲得額度推遲到 2012 年後再議。 2.           德班承諾在 2015 年的協議中制訂一個新的市場機制下, 但這一機制的新規則將要等到明年才有可能被討論, 並仍需要考慮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同情況。 3.           德班雖然最終確保了 “ 京都議定書 ” 的展期, 但擴展的有效性受到普遍質疑,因為加拿大、 俄羅斯和日本都沒有簽署京都第二承諾期下新的目標。 這些國家包含 美國在內,已經達到全世界排放量的 85 %, 這些國家將並不受法律約束,直到下一個有效力的協議出現。 4.           2015 年要被談判的協議在法律地位也是相當具有爭議。 因為德班 的早期草案中使用 “ 法律工具 ( legal instrument) ” 這句話來形容 2015 年的協議, 而後來的版本中使用較弱的術語 “ 協議, 或法律架構或有法律效力的結論 ( protocol, another legal instrument or legal outcome) ” 。 最後同意的版本是 “ 具有法律效力的結果 ( o utcome with legal force) ” 。 這句話實際上意義還沒有被決定, 個別國家可能會有自己的解釋,並且將會到國內政治、 經濟發展的直接影響解釋的意義。因此,今後的談判要解釋 “ 結果具 有法律效力 ” 的意義是仍是很大的變數。 5.     ...